来听沧海一声笑
大家好,欢迎关注《爱乐莉姐》
今天的莉姐想和你聊聊学习古筝的事情。
大家来学古筝,而且想要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学好古筝,
必须要过好初学古筝的这几个坎;
第一道坎是要激起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
音乐是美好的,是一种心灵的享受。
很多孩子听到古筝所弹出的那仿佛流水般的音调,美丽而又动听,就喜欢上了古筝,可是练习是枯燥的,只有让他们在愉悦的心情下,通过学习古筝来吸收更多的知识。
是老师的琴声引起了他们学琴兴趣,是家长的鼓励给了孩子前行的动力。
除去这些,对于很多学习古筝的孩子们而言,练习就意味着复杂难记的演奏标记和繁多枯燥的练习。
一个孩子他如果对音乐不热爱,那么他就会在考试完毕之后,会在门外欢呼:"我终于可以不再练琴了!仔细想一想这是一件多么可悲的事情啊。所以说第一道坎是要激起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。
学习古筝难吗?其实不难。难的是没有每天坚持去练,就21根弦,
刚刚开始学习如果能天天练习,把这21根弦记熟了就行了。
看看你身边的朋友化了多久记住那21根弦的?
正常的练习的话,3个月可以认熟了吧,可是有好多人3年都没熟啊?与其断断续续的学习,不如一鼓作气,21天坚持去做,就能成为一个习惯。
快乐学习古筝
第二道坎就是对摇指的不熟悉
很多人喜欢古筝是因为古筝的摇指非常好听,显得特别有韵味,可是它却是个练习当中的拦路虎。
古筝摇指由小关节托劈摇指发展到发展到扎桩摇指,再发展到悬腕摇指。多样化的摇指技法,使古筝音乐在表现不同乐曲内涵时,可选择和它相应的摇指方法,大大拓展了古筝的表现领域。
好听的《瑶族舞曲》,《山丹丹花开红艳艳》《战台风》,《春江花月夜》等中的摇指,让大家听得如痴如醉。
我们在练习摇指的时候要注意
1、手指的位置:食指应掐紧大指假甲根部,触弦时要求甲面与弦呈近垂直的角度,臂的重量集中于触弦点上。
2、手型:手掌中间成圆形,半握拳状态,各指关节不可塌陷,除大、食指外,其余三指应自然弯曲,但也不可握成拳或绷直上翘。
3、用力的点:运用腕关节来带动手指是悬手摇的关健,因此腕部必须充分放松,不可僵硬,不可塌陷,这一点很重要。在手摇动时,臂要作辅助运动,并要将臂重、掌力通过手指输送到触弦点。但在使用"肘动摇"奏法时,腕部应相对保持稳定,肘部运动是摇奏的关键。
4、方向:先下后弹回去,劈托,劈托,当劈托指法连续反复进行时,应使托和劈力度均匀,决不可有强弱之分,否则就会使摇指的频率及音量失去平衡。所以我们提倡奇数摇练习。
5、在练习中,力求做到"松"——动作放松,
"小"——弹拨往返动作小,
"浅"——甲片入弦要浅一些,
"密"——动作频率快,发音密集。
摇指是高速托劈形成的,所以速度很重要,速度源于慢练、速度毁于急练,慢练则快,急练则慢。
摇指是慢功、长功。所以不要心急,你可尝试放慢速度练,练好一个速度,再提高一个速度练,循序渐进。跨过这个练习坎,你就可以收获到学习古筝的乐趣。
好听的古筝曲
第三个坎是对琶音的不熟悉
流水般的琶音,一旦在弹奏中出现,将会使整个曲调的味道变得更美了,听起来是那么的悦耳舒畅,
可是我们在刚刚开始练的时候,手指不知道应该怎么放,在弹的时候既要看左手又要看右手,两只手的协调需要慢慢来,首先是先左手从上到下,无名指,中指,食指大拇指,1,3,5,1然后再右手中指,食指,大拇指3,5,1依次慢练,
要一个指,一个指的练,反反复复的练。
第四个坎是在弹一首曲子的时候,两只手的配合要协调
为了曲子更好听,我们要左右手配合
这很不容易,当我们的右手练熟了,左手怎么练呢?
你天生就会用右手弹吗?不会,那么就和左手一样练吧,会就可以了啊,孩子们的童子功会比大人的后面学的快的多,你想收获的话要化更多的时间去练习哦。
如果你愿意,推荐给大家一本项斯华的《每日必练》每天基本功的练习,慢速练习。20分钟。
看,就是这一本。这本书可以使你进步得更快。
每日必练
基本功训练要循序渐进,应采取缓慢、有系统、有规律的练习,而且内容应该多样化。技术训练还必须思想集中,带着要求练习才有效。
头脑清醒,精力充沛,思想集中的练习一小时,比思想涣散,体力疲倦,懒懒散散地练习四小时有用。
而这一切的前提就是"慢",慢才能集中,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。
如果您喜欢古筝,想学古筝,和爱乐莉姐一起来练古筝吧,我们组建百人古筝练习团,一起来学习,一起陪伴,让你身边的朋友都一起来感受古筝的魅力,来约不?点评论留言哦!